【谈谷论斤】文化入门课:3分钟让你认识“五谷”
你知道常在餐桌出现的“五谷”有着怎样的历史?
你知道我们常说的“五谷”是哪五样?
你还听过哪些关于“五谷”的传说?
(视频选自百度“秒懂百科”)
“民以食为天”,五谷文化在传统文化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。今天,“话说敬天祈福”之“谈谷论斤”版块隆重上线啦!从今天开始,小编就带你开启一段涨姿势的“五谷”文化之旅。
话说“五谷”千万遍,不知“五谷”是哪般?
顾名思义,五谷指的是五种谷物。关于五谷,当下最为流行的说法是“稻、黍、稷、麦、菽”。但是,要补充一点是,我国古代经济文化中心主要集中于黄河流域,“稻”主要集中于南方,所以“五谷”中最初无“稻”。你看,当下的“五谷”也是应时而变的吧。
“五谷”长啥样?速识“五谷”真面目
《论语·微子篇》有云:“四体不勤,五谷不分,孰为夫子?”由此可见,认识“五谷”也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呢!话不多说,小编这就带你识五谷。
·稻
俗称水稻、大米。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了。据了解,世界上可能超过有14万种的稻,并且随着科学家不停的研发,新的稻种仍将不断涌现。
·黍(shǔ)
“黍”在古代专指子实叫黍子的一年生草本植物。叶子线形,子实淡黄色,去皮后叫黄米,可以酿酒、做糕,煮熟后有黏性。我国古代用黍百颗排列起来,取其长度作为一尺的标准,叫黍尺。
·稷(jì)
又称粟,俗称小米,现在主食基本上不称“稷”。古农书称粟为粱,糯性粟为秫。甲骨文“禾”即指粟。北方人把粟米叫做小米。中医认为,米油的营养极为丰富,滋补力最强,有“米油可代参汤”的说法。
·麦
俗称小麦,制作面粉用。小麦是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对其野生祖先进行驯化的产物,栽培历史已有1万年以上。小麦原产地是在西亚的新月沃地,而我国最早发现小麦遗址是在河姆渡流域附近。
·菽
俗称大豆。豆科大豆属一年生草本,高30-90厘米。茎粗壮,直立,密被褐色长硬毛。其实,大豆不单单指黄豆,它还包含黑豆和青豆。对于大豆的功效,《食疗本草》有云:“益气润肌肤”。
生活多福气,等你送“五谷”
五谷,凝聚着勤劳人民的汗水,汲取着天地的精华。在“民以食为天”的文化体系中,五谷更是各种重大祈福活动的重要贡品。
作为2017年海峡两岸中华民族敬天祈福活动贡品征集的重要组成部分,我们诚挚地邀请各界朋友,参与中华民族敬天祈福,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捐一次五谷,送一次祝福,祈一生平安!
关于五谷征集的更多详情,敬请点击下方参与。
相关链接:《生活多福气,有你送“谷粒”》
新闻中心
视频中心
咨询电话:0531-66696751 邮箱:jingtianqifu@126.com Copyright ©2019海峡两岸敬天祈福活动 All Right Reserved 技术支持:中企动力 鲁ICP备17031797号-1
指导单位:九州文化传播中心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泰安市委员会 山东省海峡两岸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会 主办单位: 泰安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华老人文化交流促进会 九洲音像出版公司
承办单位: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山东绿地泉控股集团 罗浮山国学院 协办单位:北京台湾会馆 中华两岸文化交流促进会(台湾) 泰山景区客运有限公司 良心网